我为什么读不懂獐子岛的公告? 商业

2018-03-13
摘要: 严正声明:“商业人物”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获得“商业人物”授权。一切形式的非法转载,包括但不限于盗转、未获“商业人物”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均属侵权行为,“商业人物”将公布“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商业人物”只愿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机构进行合作。 作者:冯超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1月30日,獐子...

我为什么读不懂獐子岛的公告?

严正声明:“商业人物”所有原创文章,转载均须获得“商业人物”授权。一切形式的非法转载,包括但不限于盗转、未获“商业人物”授权通过第三方转载行为,均属侵权行为,“商业人物”将公布“黑名单”并追究法律责任。“商业人物”只愿与尊重知识产权的机构进行合作。

作者:冯超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1月30日,獐子岛公司公告称,公司进行底播虾夷扇贝的年末存量盘点,发现部分海域的底播虾夷扇贝存货异常,预计可能导致公司2017年度全年亏损,净利润亏损5.3亿元-7.2亿元。而公司在此前的三季报中预计,2017年净利润为9000万元至1.1亿元。

2月5日,獐子岛发布了一份公告,解释存货异常的原因所在。报告的画风是这样的:

我为什么读不懂獐子岛的公告?

海洋水产养殖似乎是知识高壁垒行业。看来,我们的价值投资者们还需要尽力补课,补课内容包括天文、地理、气象、水动力学等等。当然,对于存货异常的原因,獐子岛还是做了一个相对通俗的解释:降水减少导致扇贝的饵料生物数量下降,养殖规模的大幅扩张更加剧了饵料短缺,再加上海水温度的异常,造成高温期后的扇贝越来越瘦,品质越来越差,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的扇贝没有得到恢复,最后诱发死亡。

也就是说,扇贝本身很消瘦,又没吃的,就饿死了!

疑惑之一:调查报告有多少可信度?

给出这个“初步判断”的,是“海洋牧场研究中心”。《农民日报》2015年3月20日在一篇题为《獐子岛成立海洋牧场研究中心》的报道中提到,这家研究中心“将在加强海洋生态环境风险研究与控制,加大科技和产业的有效融合,实现海洋牧场高效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促使獐子岛海洋牧场向海洋生物技术方向迈进。”证券时报网提到,獐子岛集团海洋牧场执行总裁梁峻为中心副主任。

这家机构与獐子岛集团有着明显关系,并非毫无利益纠葛的第三方。它出具的报告,信任度几何?

在2014年,獐子岛虾夷扇贝绝收导致8亿亏损的那场著名事件中,公司当时给出的原因是冷水团影响。这个原因来自中科院海洋所的一份会议纪要。但是中科院2009年以来一直与獐子岛合作,它的中立身份当时就受到质疑。

疑惑之二:信息披露是否违规?

獐子岛集团发布存货异常报告的时间,是在1月30日晚间。而据证券时报报道,在1月30日上午11时06分,经济日报网站发布了一篇题为《2017年北黄海出现水温升高加快贝类养殖或减产》。

这篇文章称,“日前,有媒体刊发报道2017年6月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科研人员及时就大连长海县北黄海虾夷扇贝病害发出预警帮产业避损情况。‘针对虾夷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状况,辽宁省海科院项目组从流行病学、病原学、遗传物种、养殖模式等多角度开展研究,深入生产第一线,力求将产业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解决产业面临的问题。’长海县(獐子岛所属的县城)是否出现虾夷扇贝大规模死亡的状况?记者专门联系了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相关领域科学家。据介绍,2017年我国北黄海长海、庄河等海域的贝类养殖业确实发生贝类特别是虾夷扇贝死亡、消瘦和品质降低等问题。当年,北黄海海域曾出现近10年来罕见的海水温度升高加快,且持续时间长等情况,直接导致贝类养殖出现一系列问题。大连市的长海、庄河两地贝类养殖有可能出现10年来最差状况。”

2月2日,獐子岛公告显示,2017年度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年终总结和考评会议于2018年1月30日-2月1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中,专家们提到了黄海及渤海贝类养殖产业发生的局部规模死亡、贝体消瘦和产量下降的情况。

若两组信息属实,那么獐子岛所属的长海县水域在2017年夏天就发生水温异常,这极有可能影响到獐子岛虾夷扇贝的生长。但“商业人物”查询獐子岛2017年公告发现,春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结果是“虾夷扇贝尚不存在减值的风险”,秋季底播虾夷扇贝抽测结果依然是“虾夷扇贝尚不存在减值的风险”。

獐子岛去年的抽测结没有预警,而到今年年初却又称存货异常。公司是否存在信披违规?在2014年那次绝收事件里,证监会调查显示,獐子岛存在决策程序、信息披露以及财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

疑惑之三:水域监控能力失灵?

大连的《新商报》在2013年的一篇报道中提到,2005年,獐子岛又投资200多万元建设企业的海洋生物实验室并建造了一艘监测船,每半个月对所辖增养殖海域的水质、微生物等指标进行一次全面检测。2009年,中科院海洋所与獐子岛集团进行合作,在獐子岛海域投入浮标群,将海上的温度、气象、海洋物理、海洋化学等数据通过GPS卫星系统传递到中科院海洋所的黄海海洋观测基站里,并对獐子岛海洋牧场的空间、水面、水体和海底进行24小时监控。獐子岛人将它形象地比喻为“千里眼”。

獐子岛2013-2016年三年的年报里,都提到公司对水域的监控能力的提升。

我为什么读不懂獐子岛的公告?

摘自2015年年报

如果养殖环境出现异常,獐子岛这套千里眼系统起到的作用有几何?当然,2014年那次绝收事件里,系统似乎已经“失灵”了一次。

疑惑之四:内幕交易?

就在本次存货异常发生之前,2017年12月23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由獐子岛多位内部员工参与的和岛一号基金减持计划实施完毕。该基金分四笔卖出獐子岛股票199.85万股,占比0.28%,减持金额1612.39万元。

我为什么读不懂獐子岛的公告?

在2014年那次绝收事件前,也曾出现过股东的“精准减持”。当时,獐子岛控股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就减持了獐子岛股票,避损金额达1131.6万元。但今年1月20日,獐子岛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收到大连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起诉书》称獐子岛2014年三季报重大亏损发生在公开披露前,属于《证券法》规定的内幕信息,而控股股东长海县獐子岛投资发展中心因在敏感期内有减持股票的行为,避损金额1131.6万元,现由大连市人民检察院对投资发展中心提起公诉。

还记得2014绝收事件时,投资者曾问獐子岛:你们受灾,我们也赔,活要见贝,死要见壳,捞不上来,可不可以将整个损失情况用视频播放来呈现。

獐子岛公司董秘孙福君答:公开透明一定要坚持的,怎么能够更专业、更透彻、通俗易懂的跟关心我们的相关各方说清楚,是亟需改进的地方。

这次“饿死”的贝壳会不会进入视频?

意见反馈